時下放生,以市場動物放生為主導,這也確實合乎現(xiàn)代人生活節(jié)奏強、需要簡便而為的心態(tài)。但是,這樣一來,在“簡便的行動”里,切切注意放生責任,否則不是放生、就是放死,不可不慎。
其次,流浪動物的救助與收養(yǎng)也是值得付出巨大慈悲的。
再者,“人命關天”的人的生命受到來之于疾病、地震、臺風、海嘯等等災難的圍困與侵害時,也是“救命如救火”的大放生時刻。
此外,應該大力提倡素食,既可以減少市場殺業(yè),也是大放生的重要內容,是一舉多得之舉;同時,還可防止現(xiàn)代病的發(fā)生、有益人類健康,遠離隨喜殺業(yè),遠離多病之因。
素食指不食葷菜、腥肉。葷指有辛味的蔬菜,如五辛(蒜、蔥、韭、薤、興渠)等,令人智暗、神暈、障般若,誘發(fā)貪癡,天龍八部不樂此味,護法也易遠離。腥為帶腥臭臊膻之味,即動物肉,此味障礙慈悲心,增上嗔癡,惟羅剎喜好此味,故不可食。
何況素食品種繁多、營養(yǎng)豐富,有益健康。腥臊之物,只是徒增貪瞋,令人愛染而不思割舍,從而引發(fā)種種疾?。恢侨水斀洹⒂奕水斨?,如何選擇全憑明智與否。
如何持名念佛如何持名念佛
念佛的方法很多,境界也相當復雜,而如何念佛功夫得力,這才是自己現(xiàn)前最重要的課題。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,過去生中修學的經驗也不一樣,因此別人用功得力的方法,我們可以參考,因為自己的根性與他未必相同。他用那個方法能得利益,我用他的方法未必得利益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,佛教化眾生沒有定法,佛的方法真的是因人而異,如同大夫為人治病一樣,一定是診斷之后再處方?,F(xiàn)在佛不在世,我們找不到這樣的好老師,所以自己修學可以多做一些試探。試試看這個方法,對自己有沒有效果,多試幾次,覺得哪個方法對自己很得力,不妨采用這個方法,這樣比較可靠。
“三心具足”是“發(fā)菩提心念佛”,這是總綱領。我們這個心發(fā)不起來,如果這個心一發(fā),就是菩薩,不是凡夫。凡夫要學菩薩,必須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習氣里面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,起心動念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,這就難了!菩薩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,所以為一切眾生不想自己。我們應該要學習,盡量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減輕,想自己同時也想別人,而后慢慢養(yǎng)成只想別人不想自己,就能契入佛的境界。
念佛加上觀想佛來接引或觀想西方極樂世界,可以幫助斷妄想,不至于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。妄想夾雜在佛號里面,佛號的功德全都破壞了。而觀想也是念佛,《觀經》有講“觀想念佛”、“觀像念佛”,所以這是如法的。
大勢至菩薩講“都攝六根,凈念相繼”,這兩句話是念佛法門的總綱領?!傲笔茄鄱巧嗌硪?,眼睛喜歡看外面境界,耳朵喜歡聽音聲,我們的心總是從六根往外跑?!岸紨z”就是將六根收攝回來,稱作“都攝六根”。這樣我們的心就清凈,清凈心念佛稱為“凈念”?!皟裟睢崩锩鏇Q定不懷疑、不夾雜;“相繼”是不間斷。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的念佛就是“凈念相繼”。用這個原則來念佛,沒有不成就的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