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提倡放生的直接目的,一是防護受戒者的不殺生戒,避免行者自己殺生犯戒。不殺生戒的清凈,在于行者個人不自手殺生、不教人殺生、不贊嘆隨喜殺生,但這并不意味著受戒者必須消除世間人的一切殺業(yè)。二是通過放生培養(yǎng)、增長行者的慈悲心。慈悲心的圓滿,在于行者對一切有情皆懷有與樂、拔苦之情愿,但這并不意味著行者要切實完成救拔世間的一切有情才算圓滿。
而有些信徒悲心過重、“菩提心”過猛,天天目睹世間眾生的殺業(yè),真恨不得賣房賣身救脫一切苦難有情,于是對放生上了“癮”,幾乎天天放生、想著放生。但是每天被殺的有情這么多,一個人怎能救得過來?就算所有佛教信徒一起來放生,世間的殺業(yè)也不會因此減少多少。對于世間人,我們要知道佛教放生的主要意義在于表法,并不在于不切實際地去阻止一切殺業(yè);如果確實有方法能阻止世間的一切殺業(yè),諸佛菩薩早就做了,還輪不到我們來做。所以行者放生要把握好度,隨順因緣、量力而行,不可“上癮”,不宜刻意為之。如果行者超出自己能力之外去刻意放生、救護一切有情,會因為無法做到而令自己煩惱重重,于修道反生障礙。
我今天講這些不是反對大家放生,而是提醒大家如何如法地放生、更好地護生。為了避免以上盲目放生的常見弊端,除了放生者依智慧善巧地放生以外,還應積極提倡護生的觀念。放生多是個人針對特定情境來救護特定命難之有情,且只能救護其一時。而護生,則是需要社會群體從更宏大的視覺、更長遠的考量,通過保護自然環(huán)境、維護生態(tài)平衡、調(diào)整世人消費觀念來長久地、最大程度地保障一切有情的生存機率。滄州,社會大眾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、盡量不使用皮草、減少生活垃圾、減少工業(yè)污染、提倡節(jié)能、提倡低碳生活、提倡素食、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與環(huán)保能源等。只有調(diào)整社會消費觀念、更好地保護自然環(huán)境,才能更大程度上救護一切生靈,包括人類自己。
阿彌陀佛。
英國男子為救狗攔?;疖囍袊鸾谭派W(wǎng)_放生儀規(guī)放生感應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-云端佛學英國一處火車站,云端佛學,男子看到一只拉布拉多犬卡在鐵軌上,便和拉布拉多的主人毅然跳進鐵軌,示意即將來臨的火車停下。最終他們攔停火車救出該只拉布拉多犬,而攔火車的男子被拘捕。事件發(fā)生在曼徹斯特皮卡迪利大街站附近。帕克斯是飼養(yǎng)該狗的人,不慎讓犬只進入了鐵道內(nèi)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