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*Generator:eWebEditor*/p.MsoNormal,li.MsoNormal,div.MsoNormal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text-align:justify;text-justify:inter-ideograph;font-size:10.5pt;font-family:"TimesNewRoman";}div.Section1{page:Section1;}
胡御史牧亭言:其里有人畜一豬,見鄰叟,輒嗔目狂吼,奔突欲噬,見他人則否。鄰叟初甚怒之,欲買而啖其肉。既而憬然省曰:“此殆佛經(jīng)所謂夙冤耶?世無不可解之冤?!蹦艘陨苾r贖得,送佛寺為長生豬。后再見之,弭耳昵就,非復曩態(tài)矣。
嘗見孫重畫伏虎應真,有巴西李衍題曰:“至人騎猛虎,馭之猶騏驥;豈伊本馴良?道力消其鷙。乃知天地間,有情皆可契;共保金石心,無為多畏忌?!笨蔀榇耸伦鹘庖?。
【譯文】
御史胡牧亭說:他家鄉(xiāng)有人養(yǎng)了一頭豬。這頭豬只要一見到鄰居的老頭兒,就瞪起眼睛狂吼,并橫沖直撞地追來要咬他。但見到別人卻不會這樣。那老頭兒起初非常憤怒,想把它買過來殺掉吃它的肉才解恨。不久他忽然省悟,心想:“這大概就是佛經(jīng)上所說前生結下的冤仇吧?然世間上沒有不可解的冤仇!”于是,他就以高價把它買來,送進寺院作為長生豬喂養(yǎng)。此后這頭豬再見到老頭兒,便俯首貼耳很親昵地靠近他,再也不像從前所見那副兇惡的樣子了。
我曾看過孫重畫的一幅《伏虎應真圖》。圖上還有巴蜀西部人李衍題的詞。其大意說,道行廣大的人騎著猛虎,如同駕御良馬一般。豈是它本來就是馴良的,而是道力化解了它的兇性。由此可知天地之間,一切有情都可以成為契友,但愿眾生能至誠相處,不要互相畏忌而成敵對。
我想,這段題詞正好可以作為胡御史所講這個故事的旁證。
為什么放生能治?。?/strong>在十多年的臨床治療中,我遇到不少病入膏肓,讓許多醫(yī)生束手無策的危急病人,我除了對癥用藥外,還叫其家屬速去為病人大量放生和不要殺生,結果很多病人奇跡痊愈,令我欣慰和驚詫。原來,古賢早有開示,可惜醫(yī)學界不予肯定,很多的醫(yī)師也不明就里而視為迷信,殊不知,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。
就在我們生活著的城市,每天,在無數(shù)的飯店和酒樓里,無數(shù)的人張開著鮮紅的大嘴、呲著白森森的牙,咀嚼著各種各樣的動物:水魚、田雞、耕牛、貓、狗、龜、小鴨、蛇、鳥……。如果從高空俯瞰,許多城市沉浸在“吃”的狂迷中,通宵達旦的食街、排擋,滿街是吃客的嘴臉,多么惡心。萬物之靈的人類,真的比動物更加殘忍與非理性。
維持我們生命的健康和營養(yǎng),只需要不多的一點點食物。然而,人為什么要去捕捉那么多的另一類生命,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。吃了這些,人不會變得更聰明,也不會變得更強壯,長壽;人們吃了這些,只是為了“消費”而不是為了充饑,為吃而吃,為了炫耀而吃,將自己的享樂欲建立在戮殺動物的基礎上。君不見也許是好吃,雖然現(xiàn)代醫(yī)療技術在不斷提高,什么癌癥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脂肪肝、肝炎、尿毒癥……也在“排山倒?!钡摹百n給”人類。這真是人類莫大的悲哀。
如果能注意到人類在這方面的罪戾,你就會漸漸有所覺悟和反省:六畜動物亦是有靈性有靈魂的生命,人類為什么要“弱肉強食”呢?難道它們真的生來就應該給人烹宰的嗎?它們就沒有屬于自己的自然生活規(guī)律嗎?人類不吃它們的血肉就不能生存嗎?
任何動物都是有磁場的,人也一樣,當有人在美國想念你的時候而你在中國,你就會有心慌和心驚不安的感覺。有人曾做過試驗:人們心與心的感應速度和光速等同。所以我們放生的動物越多,他們給你發(fā)出善意的磁場就越多,那么你的運氣就越好,這就是放生化解病災和延壽的原理。從六畜動物在被宰殺時的種種痛苦掙扎慘狀中,已足以證實它們的靈魂對人類的怨恨,亦足以證實人類的殘忍!它就會為殺它的人發(fā)出惡意的磁場。人們就會因此而有災有病,甚至有奇病奇災。
其實,六畜動物和人類一樣,舉例來說,如果有一種動物的神通力比人類還大,他們任意擄掠你的父母、小孩等親人充饑了,你肯定發(fā)誓做鬼了也要報仇!又如你私自去登山,若不小心從山頂?shù)鋺覓煸谇讘已轮械囊豢脴渲ι?,呼天不靈,叫地不應,一只大山猴跳過來慈悲的把你奮力的背到山頂,你敢說此生不感激山猴的救命之恩?所以,人能使六畜動物死里逃生,給予它們一條自然生活的生路,它們的內心將會充滿最大的感激,它就會為放它的人發(fā)出善意的磁場,此人就會因此而化解災運,甚至有好運好事發(fā)生。
放生不僅是給動物死里逃生的機會,在冥冥中也為自己本身安排了一條“絕處逢生”之路。在消罪解孽和積善種福方面來說,其無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的,尤其對于患有頑病怪疾而求壽求健康之人士來說,“放生”就更為重要了。若同時能做到不殺生,感應的速度還更快。
當我們把可愛的小青蛙、水魚、小鳥吃完之際,最后剩下的就是吃我們自己的生命。想起很多年前,在鄉(xiāng)下的池塘、稻田、山嶺,隨處可見的魚兒、泥鰍、小魚、小鳥,現(xiàn)在,他們幾乎絕跡了,只有飼養(yǎng)場,還能見到它們的影子,一大群地被養(yǎng)著,專門供人食用。歷史學家湯因比門說:“人,大地母親的孩子,不會在謀害母親的罪行中幸免于難。”
想一想印地安人的歌謠:
只有當最后一棵樹被刨;
最后一條河泛毒;
最后一條魚被捕;
你們才發(fā)覺,錢財不能吃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