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底下一個問題,有一位同修很誠心的念佛,也學著在家中跟著光碟做三時系念。但當晚家里就翻了天,人鬼一起鬧起來了,不可收場。她問我為什么?意思是你能做,為什么我不能做?當她打電話來的時候,那些被她請來的眾生已到我家對我說,她把我們請來,卻不送我們走。請問這些眾生怎么辦?
答:你恭恭敬敬送他們走就行了。請客請來了,請來之后一定要送客,這個禮貌才周到。她這個禮貌不周到,那批客人也沒什么修養(yǎng),很不客氣,你把我請來,你不送我走,所以惹麻煩了。這不是什么大事情。
問:下面一個問題,從那天以后,聽別人說她著魔了,不知去向,這是為什么?
答:這是她的冤親債主找到她身上。像這種事情,在家里誦經(jīng)超度亡靈,首先要想想自己修行的功夫,如果自己沒有這個功夫,你把這些亡靈找來,你超度不了他,他就找你麻煩,這就著魔了,這是自找麻煩。如果自己真有功夫,這是你做一樁好事情,這非常重要。不能說看到別人做,自己回家也想做,要想到自己有沒有能力。我們過去在倓虛法師自傳《影塵回憶錄》里看到,他有個老朋友劉居士,受持《楞嚴經(jīng)》八年天天讀,八載寒窗讀《楞嚴》,當然也有點悟處,那有功夫。你有沒有八載寒窗讀《楞嚴》的功夫?或者讀《法華》也行,或者讀《華嚴》也行,讀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也行,你得有這個功夫。沒有這個功力你超度不了鬼神,你把他找來,你惹了他,他不會饒你,麻煩就來了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摘自 學佛答問(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十五) ?。ü惨患 ?/p>
老法師主講 2007/11/9 講于 香港佛陀教育協(xié)會
普為父母師長、歷劫冤親及一切有緣眾生回向:
愿以此功德,莊嚴佛凈土;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;
若有見聞?wù)?,悉發(fā)菩提心;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。
為脫罪業(yè)僧璨求法慧可妙法點醒三祖由于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詔禁佛、道二教,一時間北周境內(nèi)融佛焚經(jīng),驅(qū)僧破塔……禪宗二祖慧可來到江淮之地。這里奇絕的高山為他的藏身提供了最好的場所,于是,慧可往來于司空山和天柱山以及太湖之間。而更多的時間,他居住在司空山的一間臨時搭建的石屋里。站在石屋前的空地上,可以俯瞰遠處的平疇沃野和連綿起伏的群山。當如絮的白云從他的石屋上空浮游而過的時候,慧可忽然意識到,他似乎應(yīng)該結(jié)束自達摩祖師以來行無定居的頭陀行,在這里為禪的開展辟出一塊專有的基地來。
于是,他在石屋后開辟了一塊荒地,在荒地里種下芋頭和其他一些蔬菜,他相信要不了多久,達摩祖師的禪法就會在這里生根開花,從而結(jié)出最自然的果實來。
在這座峭拔的山頭上,很少會有人前來問津,偶爾會有一兩個人爬上山來,他們多半是附近的藥農(nóng)或是當?shù)氐墨C戶,看著慧可在那座石屋中長時間地打坐,他們會覺得,這是一個頭腦有毛病的人,要不然,一個人怎么會那樣長時間地一動也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呢?有時候,他們會看到慧可在門前的菜地里勞作,藥農(nóng)們會走上前去與慧可搭訕。
“點蘿卜籽嗎,現(xiàn)在還不到下種的時候啊。”
“沒事,該發(fā)芽的自然會發(fā)芽的?!被劭深^也沒抬地繼續(xù)著自己的活計。
“聽口音,你不是本地人吧,你究竟是哪兒人呢?”
“生在武牢,長在龍門,現(xiàn)在到了司空山,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兒人了?!?/p>
于是這些當?shù)厝擞X得這個看上去有些古怪的人其實并不難接近,他們又問:“你來此地,一定有什么原因吧?!?/p>
“呵,原因倒是沒有,不過總想尋一個兒子?!?/p>
“兒子丟了嗎,你該下山去找才是啊,住在這里,兒子幾時才能找到呢?”
“沒事,”那人又說,“到時候,他會自己找上門來的?!?/p>
這一天終于來了,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來到他的石屋前。
“長期以來,我一直生活在苦悶和彷徨之中,總是覺得自己身上有著無盡的罪業(yè)。大師,您能幫我把這罪業(yè)消除了,好讓我從此在輕松和愉悅中打發(fā)以后的日月嗎?”
慧可說:“將你的罪業(yè)拿來我看看吧,讓我看看那是怎樣的一種罪業(yè)?!?/p>
來人怔了一下,說:“呵,我要是能將罪業(yè)拿給你看,我也就從此開悟了?!?/p>
“那么,為了你的開悟,讓我來替你把這罪業(yè)取出來吧?!被劭上騺碚哒辛苏惺郑疽馑蜃约鹤邅?。于是,來人果然向慧可靠近了?;劭缮斐鲭p手從來者的頭上撈了一把,像是撈取了什么沉重的物件,接著,慧可將那沉重的物件用力拋向遠處的山坳。
“行了,我已經(jīng)替你將這無量劫以來的罪業(yè)全部取出來了,而且,你都看見了,我已將那所謂的罪業(yè)拋向山谷,從現(xiàn)在起,你該是一身輕松了吧?!?/p>
豁然開悟的來者噗通一聲跪倒在慧可的面前說:“直到今天,我才知道所謂的罪業(yè)是自己的心所造成的啊。大師,我請求您為我剃度?!?/p>
當下慧可便為來者進行了剃度,并為這第一位弟子取法名僧璨。
剃度完畢,僧璨紅光滿面,他感慨萬狀地說:
“現(xiàn)在,我終于知道,大師您就是真正的高僧了。那么,請問什么是佛,什么是法呢?”
慧可滿意地看著僧璨說:“看著你的心,解脫的心就是佛,解脫的心也就是法,記住,佛與法,原是不可分別的。”
僧璨說:“師父啊,我現(xiàn)在終于明白,所謂有罪業(yè)既不在內(nèi),也不在外,更不在中間,如果讓心回到它原來的位置,那么,心與佛、與法,也就是如同一致了?!?/p>
兩年之后,慧可決定重新回到鄴都弘法,臨行前他把從達摩那里得來的衣體傳授給弟子僧璨,慧可語重心長地說:“國難當前,佛法衰微,你可依你原先的方式隱于皖公山一帶,不可急于行化?!被劭烧f著,將傳法偈一首付于僧璨:
本來緣有地,因地種花生。
本來無有種,花亦不曾生。
從此慧可不知去向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