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智度論》偈曰:“諸余罪中,殺業(yè)最重;諸功德中,放生第一?!币磺杏新┥品ㄖ校瑹o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。凡行其它善業(yè),若自心不凈,就無有功德。但放生時,無論其心凈或不凈,其事皆是直接對眾生有利。因此有不思議的善果,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。因為這些所放的眾生,暫時已經解脫難忍遭殺的痛苦,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、咒語加持后,其八識田中已種下了善種,將來必得解脫?!夺屽确饌鳌份d:“曾有一大鱉魚,欲食眾多商人,其中商主念佛名號,聞此佛號之功德,鱉魚轉成人身,在釋尊教下已得羅漢果?!币虼嗽诜派鷷r,切莫忘記念佛號。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功德:無刀兵劫、集諸吉祥、珠海健康、多子宜男、諸佛歡喜、物類感恩、無諸災難、得生天上、消滅惡業(yè)及四季珠海、生生不息善心相感。
化妝的比丘尼
化妝的比丘尼
佛陀時代,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,一天,忽然看見山間到處散布著金銀財寶,他心中暗自思惟:‘我在這山里苦修了七年,每天餐風露宿、衣不蔽寒,但是到現在依舊沒有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今生成道看來也不可能了。既然如此,不如先運用這筆意外之財,修建一個可遮風避雨的落腳處,再作打算吧!’于是將這些寶物藏了起來。
佛陀觀察到此比丘是可度之人,只是一時迷失而造此罪業(yè),于是將自己變?yōu)橐淮┙鸫縻y、濃妝艷妝的比丘尼出現在沙門面前,正當比丘尼向沙門問訊之際,沙門對著這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比丘尼痛聲斥訶:‘既已出家,為什么還要用世俗的裝飾品來妝點色身?這不是顛倒嗎?’比丘尼立即反駁說:‘是啊!既已出家,就該好好的持戒修慧,為什么還要貪著非分之財?這不也是顛倒嗎?’比丘尼一說完話,就現出佛的三十二相,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。
沙門此時才了解原來自己是如此的愚癡,于是至誠向佛頂禮懺悔,乞求佛陀開示。佛陀藉著這個因緣,就告訴比丘六妙門的觀法,比丘依此法門修行,不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