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個,請問老法師忍耐的真實涵義?底下有三個小問題,第一個,是否遇逆境都是一昧的順從,才叫忍耐?第二個,他說請問鄉(xiāng)愿與忍耐的差別在哪里?第三個,應(yīng)用何種心態(tài)才能達到忍耐的境界?
佛法里面講忍辱波羅蜜,忍辱是要用清凈心,是要用真誠心,還要用感恩的心,你才能修這個功課,這是菩薩六門功課里面的一門。不是一昧順從,一昧順從是錯誤的,要用智慧,該順從的要順從,該回避的應(yīng)該回避,但是決定是修清凈心。忍耐是不生瞋恚,開始是修忍,勉強的忍,叫忍讓;功夫成熟之后,就不是忍讓,禮讓,那就進步了。忍跟讓決定是連在一起,他不與人爭,沖突、矛盾就很容易化解。如果說不能讓,這個忍是很難受的,忍是有極限的,到忍無可忍時就爆發(fā)了,那麻煩就大了。所以要懂得,忍有限度,一定要把它化解,這就對了。
真正的含義,忍是得定的前方便,你看六度里頭的順序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不忍你就不能精進,也就是說你的功力就不能提升。功夫提升你才能得三昧,禪定是三昧,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,他就開智慧。剛才我們舉的例子,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,他有相當?shù)亩ü?。八年用心在一部?jīng)上,妄念少,起心動念都想到《楞嚴經(jīng)》上。這些鬼神知道他有這個能力,來求他;他沒有這個能力,不找他,這要知道。道場也是如此,這個道場真正有道,鬼神來找你。我們過去在臺灣,華藏圖書館,那時候韓館長她在管理,常常鬼神找她。
最明顯的是有一年過年,大年初一早晨起來時候接到一通電話,鬼打來的,求超度,聲音非常凄慘。大年初一,你說這糟不糟糕,忌諱這個事情,所以她就很生氣,館長很生氣。她的兒子接著聽,高貴民接著聽,聽了告訴她媽媽,他說這個事情真的,不是假的。他說是小孩,不是大人,聲音非常凄慘,求超度。這電話放下了,到圖書館來。一到圖書館來,有個同修帶了個婦女,真的來求超度。館長一下就一驚,她就問是不是女孩?他說是的,好像是個小孩,十一、二歲的,沒錯,被車禍壓死的。館長她就來問我,我說是,這只有你做主,怎么能叫別人?電話打給別人沒用處,只有找你。特別給她做一場佛事超度,大年初一,本來我們過年絕對沒有這個事情的。這是一樁事情。
第二樁事情,這是明顯我清楚的,這個事情很多,這是非常罕見的例子,我就印象深刻。我們到中國大陸旅行,在長春,住在旅館里面,我們晚上睡覺都很舒服,一點事都沒有。她一晚沒睡好覺,第二天一早起來要搬家,這個旅館不能住,怎么了?不干凈。我說很干凈,哪有不干凈?鬼很多,她晚上做惡夢,受到干擾,很多的鬼,都是斷手的、斷腳的、沒有頭的。我就知道了,戰(zhàn)爭里面受到這個苦難。我們都沒有,就她一個人,她就問我,他為什么找我?我說一定是請你做超度,你回到臺灣去之后,給他們立牌位,做一場佛事專門超度他。求她來的!他不找別人,他不找我,來找我,我要想讓她做一場法事,她不會答應(yīng)的。所以只有找她自己,她相信了。道場真正有修行人,我們是講經(jīng)道場,這么多人在一起修行,念佛堂這么多人,只要有一兩個真正誠心,就會有感應(yīng)。
我們對于每一個同修都要尊重,那個真正修行人、真正是有道行的人在我們這兒,常常肉眼凡夫不認識,往往輕慢了。濟公活佛他當年在廟里頭,沒人瞧得起他,瘋和尚,瘋瘋顛顛的。金山活佛在金山寺也是如此,誰瞧得起他,真有道行,所謂是真人不露相。無意當中得罪的時候,自己罪業(yè)很重,他不會怪你的,他若無其事,可是自己造罪業(yè)。明理的人,對于任何一個人都謙虛、都恭敬,他給你種福了,確實吉兇禍福都在一念之間。
三個開啟智慧的布施小故事 一、等我有了錢再布施一個修行者聽了因果布施的道理,對禪師說:“等我有錢以后,一定廣修供養(yǎng),做一些濟世救人的事業(yè)”。
禪師:等你有錢以后再行布施,那你永遠不會有錢,也不會布施。
修行者:為什么呢,師傅?
禪師:因為富有從布施中來呀!
修行者:我很貧窮,連飯都吃不飽,該怎么辦呢,師傅?
禪師:餓了,等有了在吃。行嘛?
修行者:不行,那還不餓死???
禪師: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,就不會等。哪怕什么都沒有,也會到山上采些花和果子來供養(yǎng)三寶,或用勞動所得進行布施。
等!人生無常,此時生,不知何時死。要做就不能等。即使一生都沒有錢,也努力爭取,以此心誠,故能滿愿。盡心盡力,以自己的能力而真誠行持。
布施是基于世間法的出世間法。真實的布施心出來,如同如來。
窮的原因為吝嗇,就是只有自我。若想成為大富者,必然要心胸廣闊,懷攝天下。無論是什么眾生,只要種了富貴之因,必然就會得到富貴的果。因果不擇生,如同大地含養(yǎng)萬類。
等有了錢,未必會能真誠供養(yǎng)。佛,要的不是供養(yǎng),而是因供養(yǎng)而能解脫的你!就是說,一切都是給自己做的。有一塊,能全部捐出就是滿善。有一塊,說少而不去行善,等真有了一百萬,未必會去真誠的做。一切都是給自己做,都是利益自己的!
真智慧者,不求無因之果。真明白者,信受奉行!
二、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
一個學(xué)佛的農(nóng)村居士,在集市的摸獎活動上,花了兩元錢摸中了萬元大獎后,正準備騎自行車回家告訴家人高興一把。這時,過來一位滿臉愁云的年輕女子先是向他表示了祝賀后,又說到:我可憐的孩子病的很重,也許會死掉,住院要一萬多元錢,我的家庭支付不起這樣的昂貴藥費。
居士被她的描述的困境深深地打動了,他二話沒說,就把剛中的萬元現(xiàn)金塞到了年輕女子的手里,并祝福說:愿佛菩薩保佑您的孩子早日康復(fù)。
五天后,這位居士又來到集市上趕集,一位賣彩票的工作人員走過來,問他上個集市中獎后,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,他點了點頭。彩票工作人員告訴他:“那個女人是個騙子,她根本就沒有什么病重的孩子,她甚至還沒有結(jié)婚呢,你讓人給騙了?!薄澳闶钦f她根本就沒有一個小孩子病得快死了﹖”彩票工作人員肯定地點點頭。居士微笑著說:“阿彌陀佛,這真是我五天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”。
眾人都不解的盯著他,可,居士笑笑了,騎上那輛破舊的自行車悄然離開了……。
三、真布施不怕假乞丐
從前在西藏,曾經(jīng)發(fā)生過糧荒,有很多乞討的人潮。因為饑荒過久,為數(shù)又眾多,很多有積糧的人都不愿意再布施。
有一次,有一個人流浪到嘉榮地區(qū),非常疲憊饑餓,來到一個人家門口行乞,這家主人很想給他一些食物。但是,由于這個人穿的衣服很不錯,他的太太不確定這人是真的乞丐,還是假的,所以不愿意施給,可這家主人還是偷偷塞了一個饅頭給他,流浪者,千恩萬謝后,狼吐虎咽的吃著饅頭離開了……。
好幾年以后,有一天,這位施主到了成都,走在街上的時候,突然間,旁邊來了一個人,握住他的手說:“你還記得我嗎?”他說:“不記得了?!蹦莻€人說:“以前我做生意被搶劫時,遇到饑荒,到處流浪,剛好走到你家門口,當時我快要餓死了,幸好你送了我一個饅頭,讓我活下來,我一直想報答你,可是都沒有機會,今天剛好遇到你,我一定要報答你當時對我的恩惠?!迸R走前,便塞給了他一個金元寶.
更多玄奘妙法敬請關(guān)注: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