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犯淫惡,功名削盡,命里宰相降庶民
李登十八歲時考取鄉(xiāng)試的第一名,學識優(yōu)秀。后來他到五十歲時一直沒有登第。
他拜訪葉靖法師,乞求法師到陰府去查看究竟。葉靖法師請教梓潼帝君,恍恍惚惚看見一位陰吏手里拿著檔案說:
「李登初生時,上帝賜他一顆玉印,十八歲考取鄉(xiāng)貢的榜首,十九歲當狀元,五十三歲做到右宰相的官位。后來因為考取鄉(xiāng)試后,暗中愛戀鄰居的女兒張燕娘,使她父親坐牢,這罪過使他功名延后十年,而且降到第二甲。后來,他侵占胞兄李豐的房屋基地,以至打起官司,功名又延后十年,降到第三甲。他在長安奸淫良家婦女鄭氏,又陷害她丈夫白元入罪,功名又延后十年,降到第四甲。最后他又淫鄰居的閨女王慶娘,惡行不改,功名已經全被刪除了!」
葉靖法師把事實告訴李登,李登羞愧含恨而死。
顏光衷說:「假如李登不請法師到陰府去查個究竟,則年輕時就考取鄉(xiāng)試,淫逸放蕩的人,必自以為福分只限于如此。而且,旁觀的人或許會說:『這么淫逸放蕩的人,尚且能少年得志,年輕就考取鄉(xiāng)試!』這么一來,豈不反而說沒有天理報應嗎?」
(《德育古監(jiān)》第一三八頁)
益西彭措堪布: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今天人們都在尋找保護自己的方法,尤其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,時時都有可能遭受天災人禍,比如空難、車禍、傳染病、水火災難、暴力襲擊、戰(zhàn)爭,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,連晚上出門都沒有安全感。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?就是多做放生,放生的功德積累得越多,就越會使自己處在善法光明的護佑當中,自然遠離橫禍災難,《藥師琉璃光本愿功德經》中說:“放生修福…令度苦厄,不遭眾難?!彼苑派俏覀兩淖罴驯U?。
在佛經當中有這樣一個公案:
以前有一個天人,投生在一戶施主家里,長大之后,他想出家,但是父母不答應。這個小孩心里想:人身這么寶貴,如果不能出家,那這個人身有什么意義呢?因此他想自殺,可是跳河的時候,河水竟然倒流。他從懸崖跳下,也絲毫無損。當時國王的法律很嚴厲,他又故意做強盜,想讓自己遭受死刑而死,可是行刑的時候,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動返回,國王大吃一驚,向他道歉。后來在國王的幫助之下,他的家人終于允許他出家,證得阿羅漢果。
這個人前世造了什么善業(yè),壽命這樣堅固呢?
佛說:“以前他救過一個快要被殺的人,以這個因緣,他在五百世當中,內心無所畏懼,外在的地水火風也不能損害他,而且在今生證得了阿羅漢果位。”
所以放生是無畏布施,能讓眾生遠離怖畏,也能使自己獲得無畏之果,如果我們有怯弱、恐懼的心理,常常行持放生,就可以逐漸轉為安定、坦然。
放生能促進社會穩(wěn)定、世界和平
社會的動蕩,戰(zhàn)爭的爆發(fā),其根本原因,在于眾生無始以來所結下的冤孽,我們人類要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寧,遠離戰(zhàn)爭與暴力,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推動人們戒殺放生、樹立起尊重生命的觀念。
放生帶來的直接結果,是減少了被屠殺的眾生,減少了今后動蕩的根源;放生帶來的間接結果,是增加了人們的福報,增加了善的力量,減少了過去的冤孽成熟的機緣。印光大師在《放生十大功德》中開示說:“凡有欲家門清泰,身心康寧,天下太平,人民安樂者,請皆于戒殺放生,吃素念佛中求之,則求無不得矣?!币虼?,作為一名大乘佛子,我們應當從自己身上做起,把放生的慈悲之心,帶回家,帶到工作中,去感化一個家庭、一個單位、一個地區(qū)、一個國家,乃至整個世界,喚起人們珍愛生命的善心,促進社會的穩(wěn)定、世界的和平。
放生是延壽妙法
《雜寶藏經》中記載,過去有個沙彌,承事一位長老。長老觀察到沙彌還有七天壽命,就讓他回家去看望母親,臨別的時候囑咐他:到第八天再回來,意思是讓他在家里命終。沒想到沙彌第八天回來了,師父覺得很奇怪,就入定觀察,原來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見到一群螞蟻困在水中,他做了一個小橋把螞蟻引到沒有水的地方。以這個救護螞蟻的功德,壽命得到延長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