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放生事宜之開示
問題一;念誦放生儀軌時是否一定要使被放眾生聽到念佛聲或誦咒聲?是否應(yīng)以能令它們聽得清晰為原則?
答:我們念誦放生儀軌時,要從兩個方面考慮。
一方面是,最好能使被放的眾生聽到念誦的音聲。因為所念的佛號和心咒等,是諸佛語金剛之加持顯現(xiàn),一經(jīng)眾生耳根,就會為他們播下解脫的種子,不但如此,有些眾生在聽到此聲音后,善根將很快成熟而獲解脫。所以,我們在外面大型放生時,可以考慮使用喇叭等擴音設(shè)備。但同時也要考慮周圍的環(huán)境,在不適宜的場所聲音也不要過大。必要時還可以先找一個方便大聲念誦的地方,給將要放的眾生念放生儀軌加持,然后再將其放到安全的地方。
另一方面,無論被放者聽到念誦聲與否,我們?nèi)缋砘叵颍T都會得到利益。
如理如法的放生,可具足三種殊勝、菩薩六度,并獲得佛身語意三金剛的加持和迅速圓滿二資糧的一切功德。
問題二:請上師開示放生時所用甘露丸的用法及注意事項。
答:如果找不到甘露丸,僅念放生儀軌也是可以的。甘露丸的用法很多,每次用一小粒即可。如可將甘露丸與水混合制成甘露水,讓他們飲用;還可以將其與其他食物混合在一起,喂給被放眾生食用。這些方法都很好,其目的是一樣的,即使他們飲用到甘露水,從而使他們得到解脫。
但是,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甘露丸的來源問題。
清凈的甘露丸:意指此甘露丸是蓮師等大成就者傳下來的或此作原料如法制作的,且來源清凈。首先,甘露丸要按密宗續(xù)部所講如理如法制作。其次,來源清凈是指已經(jīng)做好的甘露丸無論轉(zhuǎn)經(jīng)多少人的手,但它沒有被破密乘根本戒的人觸摸過。
問題三:關(guān)于共修放生的數(shù)量和圓滿功德方面的問題?
答:有的居士講:我今年參加了共修放生活動,年初我曾發(fā)愿放生100萬,現(xiàn)在共修放生數(shù)量已超過5千萬,我的愿望是否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?是否所有參加共修放生的人都具足放生5千萬的功德?
是否圓滿了放生100萬的愿望,要看你當時的發(fā)心。
如果你是發(fā)心和其他人共同放生100萬,則此愿已經(jīng)圓滿。但若當時發(fā)愿是自己一人放生100萬,那就沒有圓滿。但在所獲功德方面,共修參加者每人都得到了放生5千萬的功德,也會在共業(yè)成熟的果報上感果。但個人放5千萬和共修放5千萬在別業(yè)上還是有一定差別的。有的居士講:我只是給共修放生捐了款,本人并沒有親自參與放生活動,不知這樣是否能獲得共修放生的功德?還有,若共修一年放一萬眾生,那我在這一年中應(yīng)捐多少錢?替別人參加共修放生,這如法么?
只捐款雖然可以獲得同樣的功德,但還是與自己親自參加有一定的差別。如阿底峽尊者曾示現(xiàn)親自動手做“察察”佛像,而且開示弟子身語意三門圓滿之善業(yè)具極大利益。雖三門中依意業(yè)為主而區(qū)分善惡業(yè),但對凡夫而言,通過身語善業(yè)的勤做,會對無常心、出離心、菩提心等意業(yè),有增上熏習(xí)之利益,故不可輕易忽視。
一年放一萬眾生應(yīng)捐多少錢,要因地因時而講,放生的地點、時間不同,所需錢財也不一樣。
替別人參加共修放生,當然是如法的。一切善法中有三種方式可使自己獲得較大的利益:①自己親自參加。②捐資,即用屬于自己的財產(chǎn),即使去世后,如用你的遺產(chǎn)做功德,你一樣會獲得利益。③有親屬關(guān)系的,代勞且回向。
問題四:與高僧大德們共修可否輕易獲得證悟?
答:與法王等高僧大德們共修可當下證悟、或幾年后證悟,都是不一定的,還要看自己當前的修行狀況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與法王等高僧大德們共修,由于他們具有不共的殊勝發(fā)心,使你獲得修持上殊勝的緣起加持,故具有極殊勝的意義。
平時我們應(yīng)盡量跟隨法王等高僧大德們共修,他們倡議放生,我們就盡量跟隨參加;他們勸眾共修念誦,我們也應(yīng)盡量去念,隨力所做一切都要以菩提心來攝持。
問題五:放生時念長壽佛心咒的意義是什么?
答:長壽佛咒在放生時一定要念,這十分重要。因為,此咒不僅可以延長眾生的壽命,還有使其漸次獲得二悉地的功德。
問題六:當人類和動物都需要幫助時,是否我們應(yīng)該給予人類更多的關(guān)注?
答:不一定。
濟群法師:消滅“四害”是殺生嗎問:消滅四害也算殺生嗎?
濟群法師答:據(jù)說,動物界最近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,討論的主題是:究竟什么動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?根據(jù)討論結(jié)果,認為人類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敵人。
于是,它們準備聯(lián)合起來,將人類消滅干凈。可它們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,只好尋找機會,不時給人類制造一些騷擾。我們總是說,蚊子、蟑螂是四害!或者說,如果我不殺它,它就要咬我。所以,覺得蚊子、蟑螂理所當然是該殺的。但從佛教觀點來看,不殺生的戒律是針對一切眾生,即一切有生命的對象。當然,也包括蚊子、蟑螂等種種動物。其實,害與不害是相對而言的。人站在自己的本位,覺得某些小動物是害蟲,必須消滅。從動物的角度來說,人類才是最危險的害蟲。如果動物要消滅人類,大家是否愿意呢?
佛教提倡戒殺護生,一方面是對生命的關(guān)愛,一方面是為了培養(yǎng)自身的慈悲之心。通常,多數(shù)人的行事原則是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,既然蚊子要咬我,那我為什么不能殺它呢?似乎覺得自己很有道理。但我們想過沒有,它不過是咬了我們一下,即使從防衛(wèi)角度出發(fā),也罪不至死。更何況,我們還有理性思維能力,可以抉擇自身行為,不像它們那樣,所作所為完全是出于本能,是不能自主的。
標簽: